從政宣言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高中生講這件事…

野草莓運動:集遊法違憲、人權變不見: 徵求將物資往南送的車輛、台北物資需求暫緩

神人 提到…

我的疑問在下面

有誰可以替我解答

請問你們可以跟我說你們想改什麼嗎

我看了這篇文章還是霧煞煞

我也是個學生

是個台北市的高中生

我有以下疑問
1.為什麼要改成報備制,那如果是黑幫集會的話怎麼辦

2.外國的警察都是一看到有狀況馬上鎮暴,而台灣警察很和平了啊,我覺得這次警察沒有執法過當啊,民進黨先動手的啊
(違法),不過警查沒收物絣我也覺得不對,這有必要檢討

3.難道民進黨這種暴力遊行要再來一次???改成報備制台北市三天兩頭就來鬧一次,你們受的了嗎,我受不了,本來從內湖到圓山只要30分鐘,他們這樣搞我花了3小時

4.我覺得集會遊行法有必要修法,要更嚴格的審核,或是給警察更大的鎮暴權力,這才叫仿照那些很民主的國家啊

我的e-mail: (這孩子說要隱藏)@yahoo.com.tw

希望可以盡快為我解答謝謝

同學你好,我其實沒有參與靜坐,但是我希望能給你一些建議。

1. 黑幫集會

我想你這邊所用的「集會」,跟集會遊行法所定義的是不同的。
不管集遊法有沒有放寬為報備制,黑幫的違法集會都是不被允許的,我想這不會是問題。

2. 執法過當

這次的靜坐活動,並不是針對民進黨的遊行而發起的,而是針對陳雲林來台期間,警方所進行的違法取締。

警方違法的具體事證,像是將在警戒區外的民眾強制驅離、要求民眾將掛在陽台的標語拆掉、衝進唱片行要求停播台語歌曲等等。這些行為已經很具體的違反了警察職權行使法第三條「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且應以對人民權益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甚至已經違反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3. 遊行的社會成本

我知道遊行的社會成本很高,而且我也不喜歡遊行。但是遊行的成本真的很高,發起人也不可能有事沒事就辦一下。一來太密集的遊行會難以動員、二來對周遭民眾造成的影響、反感,反而會使遊行的訴求無效化。

你在公民課應該學過,憲法優於法律優於行政命令的概念。而集會遊行法的限制,是有違憲法中言論自由的精神的。

4. 遊行=暴力?

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因為我從你的問題中,很明顯的感覺得到你的資訊都是來自於電視媒體,而這些資訊事實上是遭到摘錄、扭曲過的。

理論上而言,新聞媒體應該是要傳達「真相」。
但是實際上,媒體所傳達的卻是「我們的觀眾想要知道的事情」。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多年前鄭南榕為了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應該是你出生前的事情了吧?鄭南榕自焚這件事,民進黨立場的媒體用的是「壯烈犧牲」、「慷慨就義」之類的字眼,而國民黨立場的媒體的說法卻是「抗拒拘提」、「畏罪自殺」之類的字。

我非常建議你想辦法去看看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雖然對你而言很遙遠,但是我很擔心在近未來會再發生。

其他的話

老實說我很高興看到年輕人對這次的社會運動有興趣,而且可以提出問題。但是我的表達能力不好,我沒辦法將這件事情講的更清楚。我希望你能繼續抱持著對這件事情的興趣,去看看為什麼有人會不惜用違法的方法,甚至用暴力,也要堅持他的理想讓所有人知道。

我認為你應該忽略媒體所給的答案,回歸初衷,先好好的看過相關的法律,再多蒐集跟你立場相反的論點,吞下去了之後咀嚼、思考一番。即使你最後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不贊同暴力、不贊同遊行,但是只要有用過大腦努力思考過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是屬於你的答案。

 

2008/11/10 00:32,追加。

這個年輕人回我信了,所以我又回了他一次信

有關社會成本(續)

我知道交通管制、噪音等等的,這件事情對周遭的人絕對不公平。我家就在仁愛路旁邊,每次遊行我家絕對免不了吵。但是我知道如果沒有遊行來讓這些人宣洩情緒的話,我們最終要付出的社會成本,一定遠遠超過每次遊行的總和。

事實上不管是小規模還是大規模的抗議,抗議者要付出的成本,絕對比其他人要陪著付的成本高。如果這件事情還有其他管道可以解決的話,走上街頭絕對是最後的選擇。

二十幾年前,台灣還在戒嚴的時代,要走上街頭抗議的人,都是抱持著小則被打被抓、大則莫名其妙失蹤的覺悟上街的。這樣的環境下,明知上街抗議會危害自身安危,為什麼還會有人敢上街抗議呢?

回到這次圓山附近的事件,其實警方的維安做的相當的誇張,即使民進黨沒有號召民眾出來抗議,那邊的交通還是會癱瘓掉。

有關民進黨的這次遊行

我也覺得這次民進黨處理的很差,尤其是禮拜五晚上,他們帶了民眾上街卻沒有照顧到最後。而面對國民黨的指控,民進黨拼命裝悲情,卻不譴責暴力行為,導致這次學運的正當性被他們玩掉了。

但是如果因為一件事情可能會發生危險,而就完全否定這件事情,這不就是因噎廢食嗎?

這次的事件,有錯的是暴力行為,不是集會遊行。

希望你能夠將這兩件可能有關,但是不必然有關的事情試著釐清一下。這類同時發生的事情,因為一般人很容易混為一談,所以是媒體最容易惡意扭曲來誤導觀眾的地方。要認真的討論、看待一件事情的話,我認為將事件的不同層次分開來,是很重要的思考過程。

我的黑五類歷史(續)

上次講了一些我的黑五類歷史,但是我發現我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我已經講一百萬次了,但是不管是問哪一個時間軸的我,答案絕對不會選到「正確」的那一個。

那是國一的健康教育,有一次考試的題目大概是這樣: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應該採取何種方法宣洩情緒:
A. 暴飲暴食
B. 去戶外運動
C. 躲在棉被裡痛哭
D. 撕紙洩恨

我當時選的是暴飲暴食,跟標準答案不一樣,所以就被扣分了。如果要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先選C、後選D,永遠不會選到B去。於是我去找老師抗議,老師的回答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算要吃東西,也不應該暴飲暴食。」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所要求的「正確答案」,不管多元價值、不論個別差異、不容許不同的思考方式。健康教育如此、國文英文如此、公民與道德也如此。

感謝郝市長,幾年後的小孩子很快又可以享受到至高無上的「正確答案」了。

哪裡會有公平的司法?

嘻嘻唸 – 台灣怎麼可能有公平的司法?

今天看到這一篇有感而發:

從消費者行為來看,一個憤怒的顧客可能會向數十個人轉告他的憤怒,但是一個滿意的顧客卻不可能這麼大肆張揚。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司法這件事的話,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人人都覺得司法不公了。

任何事情鬧到要上法院,總是兩方相告,雙方的意見絕對不同。而不管是在地方法院、高院、甚至最高法院,最後的判決一定有一邊贏、另一邊輸。

贏的那一方,可能會覺得這是法院還給他一個公道,所以「這是我應得的」,不會覺得司法有什麼了不起的。甚至於還會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我對,還害我花這麼多時間跑法院」,而對司法系統心存不滿。

輸的那一方如果是檢察官的話那倒是還好,是小老百姓就只有更嚴重的份,諸如「司法不公」、「司法已死」、「政治迫害」、「法院是XXX開的」云云,新聞上應該都應該常常聽到吧?

有興趣的話,問問身邊有上過法院的人,看他們對司法系統的感想,保證好聽不到哪去。最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兒福法29條研究會,每一篇都充滿了各式對警察、對司法不滿的情緒。(這個網站的管理員光生氣,而無法讓觀眾知道他在生什麼氣,這點我還蠻不滿的。有興趣知道兒少法29條是什麼樣的惡法,請看反惡法聯盟網站 – 反對兒少法29條糾察隊

而人類的天性,對於這一類負面教訓,總是記憶的特別清楚、感同身受的特別強烈。久而久之,大家聽到「司法」這兩個字,就很容易浮現出「司法不公」之類的想法。當心存這種刻板印象的人上了法院,最後不管這場官司是贏是輸,輸掉的永遠都是人民對司法的信心。

驚爆蘋果豬也有海外密帳

為了避免以後我當上偉人了之後,被別人踢爆我有海外密帳,我就自己抖出來吧。

  • 蘋果豬有以護照姓名登記的海外帳戶,與他的一般習慣不符,相當可疑
  • 這個帳戶開戶的時間點是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期間,相當可疑
  • 每個月都有大筆資金從台灣流向這個海外帳戶,相當可疑
  • 蘋果豬海外帳戶均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提取,以現金流向不明管道,相當可疑
  • 這個帳戶只開了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就關閉了,相當可疑

你們把阿扁當成誰了啊?!

陳前總統在2004選完了之後,不斷的消耗民進黨的政務官,讓有能有才的人士一個一個的被消耗掉。而對於國民黨陣營的指控,卻又一直拿不出一套合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今天下午,阿扁他開了記者會,承認他的錢有被匯到國外,進行某種類似洗錢的活動。這麼一來,所有國民黨對他之前的指控,即使過程再不合理,也由阿扁的這場記者會證實了他們的指控是正確的。

剛剛,凌晨零點二十幾分,有個有力人士告訴我了一個秘密,交代我千萬不能跟其他人說。所以我用打的:

真正的阿扁已經死了,現在的阿扁是影武者

其實阿扁他在2004年選舉前就已經被暗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阿扁其實是用高超的整容手術變成阿扁的另外一個人。這麼一來就可以合理的解釋為什麼他那天開刀要開那麼久,奇美小護士的證詞、「傷口是假的」之說等等也都可以是真的!除此之外,阿扁第二任總統期間的性格大變、決策無能之類的,也都有了一個完美的解釋!

沒錯,阿扁他死了,已經不在了!
但是他會在民進黨的背上,在支持者的心中一直活下去!

2008奧運開幕式心得:和諧

傳說中,我們一直聽說GFW(The Great Fire Wall)的偉大,當你查詢不該被知道的事情的時候,你的網路就會被和諧掉,幾分鐘後才會回復。今天,在民主寶島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我們也目睹了相同的奇蹟。

我們一開始看的是中視,在奧運會開幕式開始沒多久,八點十分左右,主辦國的國旗被抬進了會場,抬到升旗台前的時候,畫面突然一閃,變成了「五洲製藥(略)」。理論上升IOC旗、主辦國國旗應該是儀式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台視、中視都讓五星旗的畫面被和諧掉了,所以台灣的觀眾們只有廣告可以看。

又過了幾分鐘,等表演告一段落之後,各國的運動員開始進場。等進場進到中國香港的時候,只聽到聲音一轉,畫面一閃,電視台又進了廣告。於是我們想說切切看另一台(我已經忘了這時候是從台視切中視還是中視切台視),突然發現畫面上的是兩分鐘前我們已經看過的畫面。也就是說,這兩台一定有一台不是轉播,而是延遲過的畫面…

於是我們觀察比對了幾分鐘的延遲畫面之後,突然延遲的那一台進了一次非常短的廣告,而且時間不到30秒。等到廣告結束了之後,兩邊的影像又幾乎同步了!偉哉廣告,居然還有快轉的功能!

老實說,我不記得中華隊確實是在什麼時間點進場的,因為進場順序完全看不出是他們宣稱的「簡體中文順」,而且也不是慣例的英文順。中華台北、中國香港跟中國三個距離拉的很開,所以也感覺不到「中國台北」究竟有沒有被當成中國台北。

最後到了致詞的時候,中國有一個偉大的人脫稿演出。我們的字幕打的是「…歡迎來自205個國家…」(205是IOC的會員國總數),但是這個偉大的人講的卻是「…204個國家…」,請問,是哪一個國家被忽略了呢?

不准說!

知道答案的都不准說!

不知道答案的也不准問!!

老實說,雖然我們都心知肚明被吃豆腐、放暗箭、被陰了一記,但是問題可能不只這樣。沒意外的話,明天自由時報會拿這件事情大聲抨擊,而親中媒體則會將其視為「可以原諒的無心之錯」。我甚至於連藉口都替他們想好了:

他說204國是因為中國身為地主國,當然不好意思歡迎自己人,所以204國是將中國排除在外。

單車大頭症的結構性問題

說真的,我不喜歡那些有單車大頭症的人。最常見的症狀大概是「你幹嘛不讓我牽進去」、「前面騎得慢又並排騎車的人很煩」、「汽車/機車/行人都不肯讓我們」。大頭症患者的藉口也常常在改變,從以前的「單車無法可管」、「騎車健身」,到最近「響應節能省碳」,看來看去都是要別人讓他,而不肯讓別人一點。你覺得這種人很可惡嗎?還是你身邊就有,甚至你自己也有這種症狀?

不,我們所有人都是單車大頭症的帶原者。

這些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很簡單的歸因,直接把他怪給說出這些話的人,然後自己就可以站在指責人的一方,高高在上的感覺特別好。但是如果你肯稍微花點時間理解一下單車大頭症的脈絡,就會知道這真的不是個案,而是社會性的問題,只是有些人比較早發作,有些人比較會忍耐而已。

你幹嘛不讓我牽進去

    這大概是大頭病患最常抱怨的一件事,舉凡餐廳、便利商店、旅館、辦公室、教室、腳踏車店,甚至這幾天還聽說有人要牽進廟裡。就我的看法,即使沒有規定,對方不准我們把車子牽進去,那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對方也有管理場地的責任在。如果連腳踏車都要規定的話,那大概這個規定手冊至少要有十公斤厚吧?

    但是這個問題是怎麼來的?還不就是因為單車容易被偷。mobile01上面每次有人說他的車被偷了,就會有人出來檢討苦主說「車不離身是常識」云云。那,車不離身這個論點怎麼來的?

    當然是因為車子只要一瞬間就會被偷走。

    偷腳踏車很好賺嗎?我想應該是不好賺的,但是因為成功報案的人少,警察努力查的機會也不大,所以被抓到的風險小。在這個腳踏車動輒比機車貴的年代,算起來一定絕對比偷機車好賺。

    所以只好大家都神經質的一把車子騎出去就一直抓著,連要離開車子都不敢讓他離開視線範圍。到了目的地之後,找不到好心的店家的話就不能吃飯、不能逛街、不能停下來享受一下,騎車是休閒還是束縛?

    我不敢奢望說政府可以做到路不拾遺的程度,但是至少讓我們車子可以停在外面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逛個街、吃個飯,暫時免於擔心車子被偷的恐懼吧?

前面騎得慢又並排騎車的人很煩

    這種抱怨,多半是在河濱腳踏車道發生的。有能力騎得快的人要超車的時候,如果碰到前面有人悠閒的並排邊聊天邊騎車,要超車的空隙就會變得很小,所以很容易發生危險。這種大頭症患者大概就是懶得用同理心思考,只想著自己被擋住了,而沒想到很多人騎車是「休閒」,一前一後不能聊天的話那幹嘛還一起出來?

    題外話,你們知道嗎?鐵馬專用道速限10公里?騎車要騎10km/h的難度跟危險性,至少是20km的兩倍!我可是苦練多年才有辦法騎5km/h的…

    這個問題表面上來看是並排騎車的人白目,大頭病患者愛抱怨。但是就問題的成因來看的話,大概可以歸納為兩者:騎車心態不同、騎車技術不同。

    很巧的是,這兩個原因可以用同一個方法來解決:拓寬車道。

    以台北的熱門路線大稻埕-社子島來說,那邊的車道幾乎沿線都是2.5~3台腳踏車寬的車道,也就是有人併排的話一定會塞車。如果車道可以再寬一點,容納5台車寬的話,即使兩側同時有人並排,還是會有一點安全空間可以會車。

    或許會有人說,萬一有人三台、四台並排的話怎麼辦?我知道天底下的確有這樣的白目,一定要四個人並排走在馬路中間。但是就我所知,會想要一邊聊天一邊輕鬆騎的人,只要有一個人在身邊可以聊天其實就夠了。兩邊都有人的話會發生最左邊跟最右邊的人無法聊天,反而比只有兩個人並排更難聊天。

    或許當初規劃自行車道的人沒有想到會有一天這件事這麼熱門,也沒有想到會有一天老老少少會一起出門騎車,所以才把路規劃成這種兩側一線道。導致了今天有各種心態、各種速度的騎士搶一個車道,而產生這些無謂的紛爭。

    試問各位在寬一點的路段會抱怨並排騎車的人嗎?還是會根本沒有注意到的就超車過去呢?

汽車/機車/行人都不肯讓我們

    總之是路權問題,我想這個誰都沒有錯。

    開車的時候會覺得機車跟行人好煩、
    騎機車的時候會覺得汽車跟行人好煩、
    走路的時候會覺得汽車跟機車好煩。

    現在只是這個公式中又多了一個介於機車跟行人之間的好煩腳踏車而已。

    一直以來,中華民國政府的所有道路規劃都是給四輪的,騎機車的人一定很能夠體會那種被施捨了一點路權的心情。只是現在爭取路權的變成腳踏車而已。

    如同我上面所說的,騎車上路的人心態很多種,有人騎車的心態是把自己當機車,有人騎車的心態是把自己當比較快的行人,也有人是在路邊玩極限運動。而交通法規要規定的話,絕對是比照「交通工具」來處理,就會激怒到很多平常都騎人行道的人。如果規定讓腳踏車能夠合法上人行道的話,又換PTA團體抗議說怎麼可以鼓勵腳踏車騎人行道,這樣子對走人行道的小朋友威脅很大。

    就是因為腳踏車這種定位不明的曖昧感,所以連要爭取路權都不曉得該怎麼爭取好。這時候我只能祈求政府官員有一天能夠突然開竅,決定乾脆不要插手管這件事就好了…

總之,我認為單車大頭症的患者固然需要收斂一點,但是真的沒有必要太過苛責他們。這是扭曲的世界造成的悲哀,我們在買了車子的同時,就成為了帶原者,只是會不會發病要看個人素養。但是我們不該將這樣的壓力視為常態,而要試著去看穿問題背後的問題,不然這些病患的教訓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最近對郝市長的看法…

我就先姑且不說北北基一綱一本的事情了,畢竟那跟主題無關。最近他的發言,用一句話簡單的說,就是「布爾喬亞意識過剩」。

計程車定點停靠

郝市長的團隊是都沒有搭過計程車的嗎?!

    一般人搭計程車就是為了要圖個方便,可以就近在方便的地方pick-up,可以在自己家門口下車。即使是每天搭公車的我,從光華商場買完電腦,大包小包的,也是得搭計程車回家。真的要定點停靠的話,我就得要搬著這些大包小包的走到招呼站,然後再從我家附近的停車站把東西扛回家?

    我認為計程車政策應該是從鼓勵電話叫車做起,並且讓大家養成習慣,這樣子可以有效的改善計程車的空車率。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想辦法讓隨手招車的價格高過打電話叫車的成本就是了。方法很多種,不管是政府補貼、強迫車行打折,或者是在路邊招車時額外多收20塊之類的,都可以達到鼓勵電話叫車的作用。

不要騎機車

    郝市長的團隊是都沒有騎過機車的嗎?!…很可能真的沒有。

    這麼說吧,捷運開到幾點?公車開到幾點?你們知不知道很多行業的大夜是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才換班的?

    就算時間不成問題,你們以為現在的公車很好搭嗎?你們知道新莊到中和,雖然只隔著一個板橋,但是搭公車卻得要搭進台北市再搭出台北市。騎車只要20分鐘的路程,光是等公車就可能花上不只20分鐘嗎?

其實我相信他的用意,跟當初限塑政策的時候一樣,應該都是為了改善台灣社會。只是我之前認為他只是太過理想化,以為群眾的消費習慣會因為限用塑膠袋而改變。但是現在我對他的看法,有一種他是基於「布爾喬亞會這樣子做,所以大家都應該這樣做」,似乎要所有市民都依循著小康家庭的人的心態來做。

我也很想配合政府的節能省碳政策,直接騎腳踏車通勤啊!問題是台北市的腳踏車失竊率之高,你要我怎麼有勇氣把車子騎出去?!沒辦法,我只好繼續把腳踏車停在家裡,只有有空的時候把他騎出去玩,享受把腳踏車當休閒的布爾喬亞生活。

馬總統的就職演說

中時電子報||馬英九總統就職演說全文

很長,很工整,是篇優秀的好文章。沒關係,我知道沒有人會真的去看完,所以我用三句話濃縮了重點:
1. 二次政黨輪替的歷史意義:千錯萬錯都是阿扁的錯
2. 新時代的任務:緊抓憲法、抱美國大腿、跟中國做好朋友
3. 台灣的傳承與願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參見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我一向以為這種詞藻漂亮、內容空洞的廢話,在科舉沒了之後,應該只有講相聲的時候才會拿來用。我萬萬沒有想到馬總統也是箇中高手,可以講出這麼一大串優秀的廢話。在此,我又要再一次的感謝賴聲川導演,是他們啟發了我講廢話的功力。

嚴歸 所謂廢話,就是一種聽起來似乎是很具體,事實上是很空洞的一種話。
白壇 嗯。
嚴歸 看起來似乎是要講到問題的癥結了,事實上是迴避所有的答案。
白壇 哦?
嚴歸 所以這種話雖然很流暢,但是注定要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