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魔人的暑假作業】公車帶給我的視野

前言

話說這幾天是貨真價實的暑假作業截稿日,這個禮拜天應該有很多小學生跟作業奮戰吧?

部落客的暑假作業

公車帶給我的視野

其實我一直算是大眾運輸工具的愛好者,從國小到現在,原則上我都是搭公車上課、上班。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怎樣,雖然捷運一條一條的通,但是偏偏我要到的地方幾乎都是捷運沒有到的地方,所以我主要依賴的交通工具還是公車。

我知道有很多人以為我今天要講的一定是台北車站前面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但是很抱歉,我今天沒有要婊馬市長。我今天要婊的是整個公車政策。

大家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有兩種方法:鞭子跟糖果。鞭子是處罰你希望他改掉的壞習慣,糖果則是獎勵你希望他養成的新習慣,而且最好可以雙管齊下。

交通政策也應該是如此,如果政府的政策是希望大家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話,就應該要緊縮汽車、機車的生存空間,讓捷運、公車更為方便。我不得不說,政府在前半這點做得還不錯,從羅斯福路公車專用道、高居不下的油價、到最近的新生高架橋封了就沒辦法開放,充分的顯示出政府希望小客車不要開上路。但是後半的問題就很大了,我就先跳過詐湖線不說,單說公車就好了。

首先,就先來婊公車路線的名字吧。我想有搭公車的人都知道,有些車子會有副線、區間車之類的,行走的路線其實原則上大同小異,只是在其中的一小段不一樣。但是前幾年,從板橋開到台北的245,一共有三條路線,分為正線、德霖學院線、青山線(現在的245、656、657),其中後面兩條到從西門町到台大醫院,繞一圈就返程回板橋了。而245正線,卻繼續走仁愛路,一直到信義誠品、新光三越這邊繞一圈,再回到總統府這邊才開始回板橋。這兩種路線的差異已經大到讓很多人上車前都要一問再問,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拖了好幾年才把三台的名字分開來,實在是擾民。

其次,再來婊講營運公司。在台北市,有一間公司的公車,如果不是情非得已,我絕對不會輕易踏上去。這間公司的司機不知道教育訓練在搞什麼鬼,油門都踩的很隨性,開車也開的很不穩,甭提他們車子更新的速度是各間公車公司之「冠」,首都客運連賣給其他公司的車都比他們的新。運氣還不錯的是,這間公司的黃金路線,在忠孝東路有捷運後,重要性大幅下降。而其他還沒有捷運的路線,如262、307、信義幹線等等,也都有其他比較優秀的公司來營運,所以我們搭車的時候就有選擇。但是對於沒有常常搭公車的人而言,如果剛好搭到的都是這間公司的車,可能搭一次就會對公車徹底失望了吧?

最後,我要婊的是公車專用道。(沒錯,最後還是會提到公車專用道)台北市最早實行公車專用道政策,是從信義路、仁愛路的公車逆向道開始的。時至今日,其他的公車專用道還是沒有這兩條完善。舉西門町為例,快車道上已經有公車專用道了,但是從板橋、三重、新莊來的公車,卻還有一大堆的站牌設在中華路上憲兵隊的門口。羅斯福路公館大學門口也是一樣,有一大堆車子在專用道上,但是慢車道還是有好幾台公車。「專用」了之後,還要繼續使用慢車道,實在是相當的混亂。比較少搭公車的人,只看站牌名稱,怎麼要知道是要在慢車道,還是快車道搭車呢?

順便跟各位分享一個密技:搭公車轉公車,跟搭公車轉捷運轉公車,刷悠遊卡的話花的錢一樣喔~

…快點想辦法讓公車轉乘公車有打折啦,你們有沒有心要節能省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