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改事件,可以說是一場以全台灣為舞台的綜藝節目。
兩個月前,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成「台灣民主紀念館」,引發了一陣騷動。誠如我之前所說,我當時就已經很不贊成這種不民主的破壞市民記憶的行為了。
隨後,郝市長龍斌馬上著手進行,把中正紀念堂變成暫定古蹟。
我是不知道不到三十幾的房子為什麼有資格被當成古蹟啦,但是既然他們覺得這件事情這麼的重要,那幹嘛在過去的幾年都不做?難道是二十五年的房子不能當成古蹟,非得要二十六年又十一個月才能申報為暫定古蹟,然後要一直放到五十年了才能變成真正的古蹟?
跟郝市長迅雷不及掩耳的將中正紀念堂古蹟化的速度比起來,咱們周縣長親自跳上火線來要求拆樂生的行徑真不是普通的刺眼…
然後有人提到野百合經驗,希望把這邊改叫「民主廣場」。
大家都知道,台灣人對於外來文化的適應性,一向是很能夠拿身邊既有的的經驗來代入的。以前結婚的時候吃喜餅,吃的是中國式大餅,但是現在西洋式餅乾也行得通,反正都有一個「餅」字嘛。所以對於中正紀念堂這麼一間突然跑出來的建築物,有人把他類化成公園在裡面打太極,也有人把他類化成廟宇在裡面拜蔣公。至於前面那片廣場?那當然就要叫做廟口啦!
在廟口辦活動,大家都很能接受。但是在廟口絕食抗議嘛…看來廟口總是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成效似乎不是那麼的好?
到了五月,教育部以高姿態硬是要改這個名。但是這麼重要的建築物要改名,周邊的公車、捷運站牌都要跟著改,連商家可能都得改一下分店的名稱。這件事情事關重大,郝市長表示「能夠不改名就不要改」。
這下子可好了,外國旅客來到台北市,要參觀一下世界知名的
Ch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但是看到的卻是
Democracy Memorial Hall
再怎麼沒概念的外國朋友也都該明白了:「蔣介石最民主!」
揭牌當天,只見在野的執政黨偷偷摸摸的把牌子掛上去,忽視了附近在野的在野黨及支持群眾們應援老總統的聲音。
老實說,這一幕,我非常的感動:原來我們的在野黨再也不只是在野而已。
然而,隨後跟上的台北市政府對教育部開罰、強制拆除布幕、凱達格蘭大道改名這些行徑,我真的看不下去了。這種逞兇鬥狠的報仇行徑,這應該是古惑仔的劇情,而不該出現在八點檔的綜藝節目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