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

【政治魔人的暑假作業】早安。晨之美

前言

我最近的早餐幾乎都是睡前跟接近中午的時間…

部落客的暑假作業

早安。晨之美

大家都知道,早餐理應是一天中很重要的一餐。但是身為一個優秀的賴床人,我國小的時候,早餐幾乎都是在車上吃的,坐在桌子前慢慢吃早餐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我記得國小的時候,福利社每個月都會問我們要不要訂牛奶,然後就會有很多小朋友假借要訂原味牛奶的名義偷偷升級成調味乳。我們學校訂的牛奶是味全的,原味的跟調味乳的包裝還長得不一樣,所以去搬牛奶的同學都會對於這件事情非常困擾。然後每天送來的調味乳口味還都不一樣,我常常會拿到不愛喝蘋果口味的同學,硬是把蘋果口味的塞給我,所以我才會叫做蘋果豬。(其實這是今天才出現的說法)

有一次我忘記是跟誰去參觀牧場了,導覽的人員說了很可怕的話:「只有最好的牛奶才會拿來做鮮乳,比較差的就做成調味乳,更差的就會拿來做成保久乳。」姑且不論他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句話本身聽起來相當的有說服力,的確是次級的才會需要用調味來增加風味。不過身為一個小朋友,我回去之後調味乳還是照喝不誤就是了…

那天的導覽還講了台灣人喝牛奶的歷史,大致上是50年代的時候,以光泉為首,開始在台灣飼養荷蘭種的乳牛。一開始的時候並不順利,因為荷蘭種乳牛不適應台灣的天候,產出來的牛乳都非常的稀。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改善後,才得以提供品質穩定的牛奶。(要抱怨我還沒提到政治的請耐心等候)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中美合作援助的奶粉用不完,甚至可能是廠商去運作出來的,總之當時碰上中華民國政府大力推動早餐就是要喝牛奶的政策,不知不覺就讓光泉跟味全這兩間公司發了,一直走紅到現在,已經成為影響每個人生活的大型基礎工業集團了。

不過說真的,這個故事我每次聽到的版本都略有出入,時間點也兜不太攏。詢問可能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長輩,得到的資料也有點破碎,不知道有沒有人手邊有比較正確的史料可以拿出來討論討論?

好,回題。政府的力量在這種情況,就顯得相當的巨大,可以讓台灣人的早餐從喝豆漿,默默的變成喝牛奶,而且還一去不回頭。類似的情況,小嬰兒也從喝母乳,默默的變成喝奶粉,然後變成喝嬰兒專用配方奶粉。政府的潛移默化宣導,有時候總是在意外的地方相當的強勢。

顏理事長志輝承蒙 陳總統水扁先生召見敬呈
「學童鮮乳飲用計畫」報告書

案例一:泰國經驗

  民國51年前泰國的乳品業並不存在,民國51年在丹麥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第一家乳品廠及研究中心。民國73年為了應付牛奶供過於求的情況,泰國政府便提倡學童鮮乳飲用計畫。15年後這個計畫帶給泰國以下的成績:
□ 提高全國產奶量-從民國51年的每天120噸到民國90年1500噸(臺灣現在牛乳產量為每天981噸)
□ 擴大乳品市場-從民國51年只有8億泰銖市場到25億泰銖(等於20億新臺幣)
□ 今天的泰國乳品市場,酪農生產牛乳的供應已滿足當地80%乳品市場所需(我國酪農生產牛乳目前僅供應22%乳品市場所需)
□ 提供泰國人民25萬個直接就業機會
□ 提高每年每人鮮乳(牛乳)消費量十倍,今天每年每人鮮乳(牛乳)消費為20公升(日本-39公升,臺灣為15公升)
□ 營養不良狀況在5年內從19%減少至9%,孩子身高從每年平均增加2~3cm,提高到每年增加5cm。
□ 按照聯合國食糧組織(FAO)的資料,過去十年泰國的乳品業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高達14%。
□ 同時,還出口乳製品為國家賺外匯(包括到臺灣)。

但是換個角度想,這一類辛辛苦苦建立的習慣,也很有可能因為一點點疏忽,而輕易的被打破…


「我們宜採2.5ppm為三聚氰胺的判斷標準」